余热直接利用的方式1、生产热水和蒸汽:利用中低温的余热来生产热水和低压蒸汽。在学校或医院等地方,生活中所使用的热水,通常都是利用锅炉的余热进行生产的。2、预热节能:在一些生产工序中,通常需要对空气进行加热,而利用余热资源对空气进行预热,可减少能源的成本,提高燃烧效率。3、干燥流程:利用余热资源,对物料进行干燥。热管换热器余热回收方式1、热管式气气热管换热器;热管换热器是以导热性能优良的热管作为传热元件,当热管的吸热端置于高温烟气中时,热管中的工质发生相变,在热管的冷凝端释放热量,把周围的空气加热,随后被加热的空气可为锅炉补风。2、热管式气液式热管换热器;热管余热热水器,对余热资源进行回收后,利用这部分余热资源给水加热,生产的热水可用于生产或生活中,一举两得。3、热管式热水取暖;高温烟气从燃烧器烟道进口水平进入余热回收器一侧,经余热回收器吸热降温后从烟气出口送出,经净化处理后排入大气。进水经吸热经水泵送至暖气片供热,放热后送至膨胀水箱。余热资源的回收利用,是节约能源、实现双碳目标的途径之一,对生产中产生的余热资源进行回收利用,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对环境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我国工业余热利用现状分析!宁波余热利用厂家
当前,我国能源利用效率(截至2008年底)不到32%,比西方和欧美国家约低10%;若考虑开采、运输,我国能源系统总利用效率不到12%,也就是说,能源可采储量变成终端用能的只有约10%,约90%的能源在转换过程和终端利用过程中损失或浪费掉。如果能有效将这些余热回收,则可节约大量能源,减少大气污染,提高产量,降低成本,改善劳动条件,节省占地面积等等。随着工业的发展,余热利用技术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工业生产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国目前的余热利用技术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的还有一定差距,所以在“节能减排”的总体趋势下,大力开展余热回收工作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长远意义。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发展低碳环保、环境友好型经济,要求在保障经济发展的同时,节约能源、减少内耗,缓解能源短缺、温室效应、环境恶化等问题。在此背景下,节能环保成为今后发展的重要内容,余热发电作为其中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因此获得关注。 哪里余热利用设备余热的可利用性和价值不等于余热利用的效果。
在钢铁行业中,余热回收利用部分主要有氧气转炉余热发电和烧结余热发电。目前氧气转炉余热锅炉在钢铁行业已经得到应用,而烧结余热发电在国内钢铁企业才刚刚启动,将在钢铁大面积推广。氧气转炉余热发电应用,烧结余热发电刚刚推广,未来增长空间大。目前国内烧结余热回收利用率不足4%,应用比例低。目前我国已建成约10套烧结余热发电机组共涉及19台烧结机,烧结机面积4849平米,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3.7万千瓦,但烧结余热发电技术推广比例不及4%,未来提升空间大。
凡是用能(电、功、热等)地点都会有不同形式的余热余能存在。凡是利用不充分的工艺过程,都大量存在着能的不同程度的降位,即由电、功变为热,或者由高位的蒸汽变为热水,或热水冷却散热至大气的过程。这样说来,凡是降位的能源的运行过程中,未被有效利用的能量就是余热余能。余热余能的潜力及总量愈大,说明能源的利用水平愈低。我们的目标是通过余热余能的合理利用,使其总量及潜力愈小,说明我们对能源的利用有了较好的利用与提高。余热利用率提升空间大,节能潜力巨大。
(1)烧结废气在钢铁生产过程中,烧结工序的能耗约占总能耗的10%,次于炼铁工序而位居第二。在烧结工序总能耗中,有近50%的热能以烧结机烟气和冷却机废气的显热形式排入大气,既浪费了热能又污染了环境。由于烧结废气的温度不高,以往人们对这部分热能的回收利用重视不够。但实际上大有文章可做,因为烧结废气不仅数量大,而且可供回收的热量也大。不过,烧结余热回收装置的投资费用较大,是否对烧结机或冷却机实施余热回收还需要视全厂的蒸汽需要情况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后才能作出决断。冷却机废气属于中低温热源,其中中温部分(大于300℃)的开发技术比较成熟,用作点火器或保温炉的助燃风,生产蒸汽或余热发电。而低温部分(200℃左右,约占废气的2/3),由于热效率低,应用的很少。(2)高炉煤气高炉煤气的回收利用比其它废气的回收利用意义更为重大,因为这涉及到冶金企业的气体燃料平衡、减少烧油等重要的能源问题,所以是废气余热、余能回收利用的重点之一,应当加快进程。对钢铁联合企业来说,目标应当是努力降低高炉煤气的放散率,增加混合煤气量,或采用低热值煤气燃烧技术将其用于轧钢加热炉;对铁厂而言,则应尽快建设高炉煤气电站。高炉煤气属于热值燃料。
余热利用的生产厂家!如何余热利用厂家价格
余热余能潜力分析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它,并引起人们的重视。宁波余热利用厂家
余热锅炉的应用,凡是有大量余热的地方,都可以余热锅炉回收利用,预计其他行业未来5年余热锅炉市场规模约达35亿元。余热锅炉市场容量:余热锅炉产业属于技术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产业的分工转移,预计有更多国外企业将余热锅炉的生产转移到中国或直接在中国采购,目前国内产家已经进入市场,余热锅炉产品出口到美国、德国、奥地利、印度、尼日利亚、非洲等国家和地区。估计市场余热锅炉市场约是国内市场的1.5倍左右,未来5年余热锅炉市场容量大约400亿元,国内市场合计约680亿元,余热锅炉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宁波余热利用厂家